德國憲法禁止太早開發智力

諾貝爾獎總數的一半,被德國人拿走。他們禁止過早開發幼兒的智力,也就是不能學認字、學算數。

 孩子在小學前「唯一任務」是:快樂成長。教育重點應該放在:第一,基本的做人道理。例如不大聲說話打擾別人。例如不使用暴力搶東西或打人。例如會說請謝謝對不起。

 第二是孩子動手操作的能力。例如………全文

汪培珽幼兒發展課包括以下九大項:

一、語言、溝通、想像力

1.     律動唸謠(兒歌、童謠、押韻詩)

2.     戲劇表演(角色扮演、布偶戲、小劇場)

3.     口語表達練習(介紹自己、說說今天的事)

4.     說話課(討論做人的道理、練習禮貌用語)

5.     圖畫書欣賞與討論

二、藝術美感,和創造力

1.     美術創作:畫畫、塗鴉(水彩、蠟筆、色鉛筆、彩色筆、墨汁)

2.     音樂活動:唱歌(曲調與節奏)樂器(敲打、鋼琴)歌謠律動

3.     勞作:剪貼、黏土、蓋印畫、乾燥花、拼貼、麵團

4.     舞蹈與身體創作(模仿動物跳舞、音樂律動)

5.     手部精細動作發展:蒙特梭利教具

三、自然與科學探索

1.     自然觀察(桂花樹、百香果、昆蟲、貓咪、紫藤、琴葉榕、橡膠樹、虎頭茉莉花、仙人掌、大黃椰子樹、捲葉榕。院子畫圖)

2.     簡單實驗(水的浮沉、磁鐵、顏色混合、地心引力、雞蛋捏不破)

3.     食物與烹飪活動(做愛玉、揉麵團、烤蛋糕餅乾比薩、喝午茶、院子野餐)

4.     身體與感官認識活動(瑜珈、冥想、模仿動物叫聲、閉眼睛聞香、做迷迭香燻衣草香包)

5.     生活技能實作(種菜、洗手、擦桌子、擦地板、收玩具、摺棉被、抬桌椅)

四、數學,與邏輯

1.     數量遊戲(點數、數豆子、拍手遊戲)

2.     分類與配對(顏色、形狀、材質)

3.     排序與模式(大小排序、ABAB規律)

4.     空間方位概念(上、下、前、後、裡、外)

5.     比較與測量(重量、長短、高低)

6.     簡單邏輯遊戲與解謎(魔術方塊、益智解環鎖、組合積木)

五、人際、社會、倫理情境活動

1.     情緒教育活動:表情辨認、談談心情

2.     角色扮演與情境模擬:扮家家酒、醫生病人、購物遊戲

3.     生活自理練習:穿衣、穿襪子、上廁所、收拾玩具

4.     禮貌與規矩學習:打招呼、排隊、輪流分享

5.     團隊合作與解決衝突:小組任務、合作畫畫、協調爭執

還有>>>

六. 做家事

七. 烹飪

擦桌子、椅子、窗戶、地板,洗抹布,收碗盤、種紅豆綠豆毛豆……

做麵糰、披薩,烤蛋糕、餅乾,揉湯圓,做棉花糖餅乾……

做家事需要訓練嗎?

我沒有訓練我家孩子,到長大離家前都沒。我媽也沒有訓練過我做家事,到結婚都沒。我媽不只沒訓練我,有一次我需要幫忙洗碗,我大概十歲左右,為什麼需要幫忙洗碗不記得,只記得我興沖沖要幫忙時,我媽那種「什麼事都沒關係」的個性,竟然慎重其事的跟我說:「要戴手套,免得把手洗得粗粗的。」之後,不管我要洗什麼,她都會提醒我要戴手套。

 其實我的另一半也沒有做家事的經驗,結果等我們自己組成小家庭……. 全文

(我們不訓練,只培養)

八. 蒙式教具

九. 益智遊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