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跑跑
「早上一來學校,大家先運動。先活動再上課,精神更好,更有利學習。」
折返跑。場地不拘大小。另一頭放折返點,大家排隊,一個接著一個。想跑幾圈都可以。我會跟著一起跑。小孩需要運動,老師可能更需要。
折返跑可以變花樣。通常是摸到折返點快速回來。也可以設兩個障礙物,必須用8字形跑過兩個障礙物再回來。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跑有點複雜的8字形呢?
記住這句話:我看過,我看懂,我會了。
我不講解規則。每個孩子的理解力不一樣,不是因智商的差距,是發展時程的不同,不用比較。有時候讓孩子用眼睛看,學起來會容易許多。我嘴裡大喊,「我們來跑八字型。」直接跑給他們看。第一回合跑出去,大家零零落落,什麼怪數字都會出現。然後換我再跑正確的示範。第二回合,開始有人進步了。這時候,我還是不糾正,反而會在孩子猶豫自己是否跑得正不正確時,在這頭大喊:「很好。很好。不錯。不錯。」
靠眼睛「看」來學習,最沒壓力。人是最會模仿的動物。每增加一回合,自然會愈熟練,孩子自己感覺得到。即使有人動作不完美又如何,遊戲好玩快樂最重要。有人一個不夠,連繞三個八字型才折返。我看了笑在心裡。到底他是搞笑還是搞不清楚?不重要啦。
早上「放過電」的孩子,情緒也連帶的更穩定。如果是有過動現象的,更需要運動。場地換到沒障礙物、三十公尺長的後院。簡單來回跑,也樂得不得了。另外一種跑法比較像馬拉松。當老師一喊,「我們來跑馬拉松。」學校的五間教室原本就連成一直線,中間可以貫通。當初設計書櫃或桌椅時,故意放在兩邊。孩子可從第一間教室跑到最後一間,也是三十公尺,穿過開放式的洗手間,繞進院子,跑到院子的另一頭,再跑回教室裡。
有次老師發現前一天上課前的運動不夠,躁動現象馬上增加。只要有一個人的情緒不安穩,也會連帶影響別人的學習。即使隔天早上有人帶了玩具來,老師還是連哄帶騙的要他們拿著玩具一起跑,避免大家馬上坐下來玩玩具。那天你猜「馬拉松」跑了幾圈。老師七圈,小孩十圈。老師到第七圈就不行了,趁亂躲進教室的大帳棚裡,讓小孩不疑有詐的繼續跑,直到他們發現老師不見了。
對了,老師躲起來讓小孩找不到,是遊戲也是運動。有天看到這一幕,好感動。老師躲在小孩洗手間的角落,呵呵的一直忍住笑。然後聽到伍伍大喊,「我找到了,你們跟我來。」接著孩子們一個一個的衝進老師的懷抱裡。鏡頭停在最後一個到的雨兒臉上,笑的燦爛如花。